ldquo泉州通rdquo陈泗东

发布时间:2022-8-24 15:31:11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编者按:

陈泗东先生是本文作者陈笃恒先生的父亲,原文对陈泗东先生的称谓均为敬称,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辑部作了相应的修改。陈泗东先生陈泗东,年出生于泉州一书香世家,毕业于暨南文学院,长期从事泉州地方史研究,是泉州市知名的地方史专家,曾被誉为"泉州通"。其撰写的《泉州少林史迹阐微》《郑成功焚青衣处地点无误说》《泉州湾宋船沉没原因及带有文字的出土物考证》《俞大猷墓考证》等论文引起中国史学界注目,主编《泉州文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卷)》《泉州名胜诗词选》《泉州风俗资料汇编》,主持翻印《泉州府志》。曾任中国海交史研究会顾问、省文史研究馆员、省诗词学会副会长、省历史学会常委、泉州历史研究会会长、泉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民盟泉州市委顾问、市金门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泉州老子研究会会长、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员、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客座研究员等20多个社会职务。年被省委省府授予“离休后,继续发挥余热,成绩显著”奖状,年荣获省“老有所为精英奖”。

陈泗东先生生前大力倡导开展“泉州学”的研究,在泉州申报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清源山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及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南少林在泉州,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考古发掘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除此以外,陈泗东老先生还积极参加泉州各大重要的文史活动,今天就介绍陈老先生参加的几则文史活动,以此感怀老先生!

壹参与创立刺桐吟社

谈到陈泗东先生,不得不提到刺桐吟社。

泉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山川秀丽、名胜棋布,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之誉。新中国成立后,泉州古城每逢元宵、中秋等良辰佳节,骚人墨客雅集联吟,畅歌祖国之昌盛,抒唱人民之幸福。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泉州文史界自发组成了刺桐吟社筹备组。筹备组从年起,凡岁岁元宵开元古刹举办花灯展览,必同时举办春灯诗会,张贴诗词新作于开元寺两廊,以供游人观赏吟诵,为传统佳节锦上添花。如:年元宵筹备组在开元寺接待厅举行诗词吟诵会,时值泉州举行南音大会唱,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临泉州,两次前来参观春灯诗廊,并赋“泉州元夜诗”二首。再如:年和年元宵,适逢“泉州历史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海交史学术讨论会”召开,虞愚、郑孝燮、罗哲文、任震英、黄典成、林英仪等众多与会学者诗人云集春灯诗会,吟声此起彼落,响彻准提禅寺。

年10月27日刺桐吟社在洛阳桥畔蔡襄祠成立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了更好地团结古典诗歌爱好者和研究者,共同交流诗艺古为今用。刺桐吟社经过一、二年的筹备酝酿,由泉州历史研究会提出申请,经晋江地委宣传部批准正式成立了。年10月27日上午,社员们在九一路泉州文化宫统一集中,乘车前往惠安洛阳桥,参加在蔡襄祠举行的泉州刺桐吟社成立大会。时任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庄晏成等领导,及南社老诗人潘希逸,泉州文化名人陈允敦等文坛耆宿,共46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刺桐吟社的成立,是当年泉州文史界的一大盛事,身临其会陈泗东喜不自胜地作了一首七言诗以表志庆:“名桥许我系诗囊,秋水连天一色长。得句还期追李杜,扪碑犹可拜苏黄。高吟桑梓江山壮,俯首甘棠郡守良。行看旗亭歌遍地,冬郎遗韵再赓扬!”而这场盛会的新闻,会后不仅见诸于国内媒体的报端,同时海外媒体如菲律宾新潮文艺社等也给予了报道。

成立大会上大家济济一堂,通过选举组成了第一届社委会。推选陈泗东任社长,黄永源、庄炳章任副社长,林昌如任秘书长,詹振裕、林树丹任副秘书长,吴捷秋、陈存广、傅佩韩、薛俊安、王寒枫、黄夏莹任社务委员。同时聘请澳门梁披云先生、新加坡潘受先生、北京虞愚先生任名誉社长,朱展华、周焜民、陈祥耀、许在全、黄志毅任顾问。在成立大会举行之际,泉州历史研究会就提前希望社员们为成立大会赐写诗词佳作。因而在成立大会上,会员们纷纷上台吟诵,唱酬联咏之声不绝于耳,整个成立大会气氛热烈,掌声笑语欢声不断。而梁披云先生、潘受先生、虞愚先生在欣然出任名誉社长之时,亦挥毫题留诗,更为成立大会增色生光。成立大会最后由陈泗东先生致闭幕辞。

刺桐吟社作为文化团体,在接受宣传、文化部门指导的同时,由市政协具体领导。其宗旨为指导和繁荣泉州传统诗词的创作活动,有社员70多人。作为我国开展诗词创作较早的文化团体,刺桐吟社的成立具有积极意义并发挥了带动作用。随着刺桐吟社的成立,第2年4月永春“桃源诗社”、5月安溪“龙津诗社”6月南安“武荣诗社”纷纷成立。紧接着惠安“惠安诗社”“崇武诗社”等也相继成立,再加上原有的晋江东石“龙江吟社”,石狮“凤鸣诗社”,泉州诗坛一如春花齐放,绚烂争妍。之后这些诗社,以团体会员资格都先后申请加入了刺桐吟社。刺桐吟社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以诗会友、以文联谊,不断扩大“朋友圈”,文朋诗友遍及海内外,成为了在我国及东南亚有一定影响的诗词团体。

多年来刺桐吟社成绩斐然,在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上,共编印出版了7本《春灯诗集》、3集《刺桐吟草》和《泉州历史名胜诗词选》《半邨诗集》《清源山诗吟》、李根香的《春蔬楼吟草》等。10年间会员创作诗词多首、诗论和诗话篇,这些佳作还分别在海内外的种刊物上发表。而有如潘受《海外庐诗》、梁披云《雪庐诗稿》、虞愚《虞愚自写诗卷》、陈祥耀《喆盦诗集》、吴耀堂《吴耀堂诗卷》、朱展华《辰斋诗稿》、潘希逸《孟晋斋诗存》、陈奕仁《医余诗钞》等,以及傅佩韩《中国古典文学的对偶艺术》、庄炳章《唐宋名家词译析》《泉州摩崖诗选》、傅金星《罗一峰诗钞》、黄潜蛟《诗词格律漫谈》等会员诗集论述亦纷纷结集出版。

在对外交流与举行活动上,经常结合一些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开展诗词创作。如泉州大桥通车、郑成功收复台湾周年、李贽纪念祠落成、施琅纪念馆开馆典礼、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海内外南音弦友大会唱、泉州南环城河竣工、崇武古城创建周年等等。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会员们热情高涨,就是社会也反响强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之际,刺桐吟社联合泉州晚报副刊部举办“刺桐杯”征文,当时共收到应征稿件多篇,创下了泉州晚报副刊各类征文稿件的最高记录。在对外交流方面,吟社的诗词刊物除分发社员外,也与全国及港澳台等数百个诗词组织及广大吟友互相交流,加强联系,并多次选派会员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重要会议与活动。如年陈泗东先生以泉州历史学会会长、刺桐吟社社长身份,赴日本参加泉州市与日本浦添市缔结友好城市学术讨论会,期间与浦添市文化协会诗吟部会及诗友的交流及吟咏活动。此外另有两次友好联吟活动,特别值得一提。

年8月莆添市文化协会诗吟访华团在泉州金泉酒店与刺桐吟社举行第二次友好联吟活动

早在年初,日本浦添市就提出了与泉州市缔结友好城市的愿望。为早日实现这一共同愿望,此后双方多次互派访问团开展交流活动以增进感情。年9月经全国友协批准,陈荣春市长率领泉州市政府代表团访问浦添市,出席了两市缔结友好城市签字仪式。而在两市友好城市缔结之际,当年8月14日,以玉城正范为团长的浦添市文化协会诗吟访华团一行28人来访。8月16日,以陈泗东为社长的刺桐吟社吟友30人,在清源山石中居举行了第一次友好联吟活动。对于这次盛会,中央、省、市电视台还曾给予了报道。年8月,在纪念两市缔结友好城市5周年之际,玉城正范先生再度率领浦添市文化协会诗吟访华团莅临泉州,并在泉州金泉酒店与刺桐吟社举行了第二次友好联吟活动。这两次联吟大会唱玉联珠,两情相融,盛况空前,谱写了中日友好、泉浦交流的新篇章。

“刺桐”是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发达而成的一个别名,宋元时期外国人的游记,如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都称泉州为刺桐,因而“刺桐”之名早已驰名世界。当年诗社成立取名“刺桐吟社”,应有体现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荟萃,诗歌吟咏千年不衰之含义。多年来“刺桐吟社”这朵鲜花,陈泗东带领广大社员为之挥锄耕耘,浇水施肥,除草剪枝,就是希望她能开得更加娇艳芬芳,扬葩振藻永不凋谢。不曾想随着环境的变化,“刺桐吟社”这块响当当的牌子更名了。然“刺桐吟社”这段历史,当年为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诗歌之精华,推动泉州古城诗风雅兴再度恢张,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必将会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在书写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贰参与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

考察相关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是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文化发展10年中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年10月23日,考察船从意大利的威尼斯启程,经过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爱琴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朝鲜半岛,最后到达日本大阪。古城泉州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的重点之一,在中国境内的所有重要活动全部集中在泉州举行。中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福建省人民政府、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这次活动。年2月20日在“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上

年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乘阿曼苏丹国王提供的一万一千吨超豪华旅游船“和平”号抵达泉州,进行了为期5天的综合考察活动。上午10时考察船抵达泉州后渚港,主办单位即在港口举行热烈的欢迎仪式,下午5时则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在泉州酒店举办隆重的、具有中国传统风俗的欢迎宴会。在考察队中,有中外学者34名、中外新闻工作者21名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和工作人员。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苏联、加拿大、埃及、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朝鲜、马来西亚、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斯里兰卡、泰国、土耳其、奥地利、文莱、韩国、菲律宾等23个国家和地区。

从年2月15日至19日,考察队参加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落成剪彩并参观文物展览,出席了“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先后考察了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洛阳桥、九日山摩崖石刻、开元寺和东西塔、泉州湾宋代古船陈列馆、老君岩、草庵摩尼教寺、陈埭回族村、天后宫等文物古迹。同时,观赏了泉州传统地方戏曲、花灯、水仙花雕刻艺术和大型文艺踩街活动,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邮票展览,还访问了东海乡法石村的农民家庭。各国专家学者从历史、经济、贸易、宗教、文化、艺术、地理等方面,对泉州进行了综合考察和科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多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书

这次考察活动是建国以来我省、我市最重大的一次国际文化交流盛事,在为期5天的考察中,陈泗东先生全程参与了各项活动。年9月20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在报送国家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外交部、文化部、交通部等部委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总结》中写着:“为了让外国专家学者更好了解泉州的历史文物,我们还编印了各文物参观点的中英文简介,同时抽调一批当地的专家和经过训练的翻译人员负责讲解,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参观九日山摩崖石刻时,考察队听了泉州历史研究会会长陈泗东的介绍,了解到这些石刻是古代泉州官员为迎送蕃商首领,在九日山敬祭海神,祈求赐风,保佑船只往返畅行而将祭海活动刻在崖上作为纪念的历史时,考察队的专家学者提议,这次“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察活动具有历史意义,也应在九日山勒石以志。离泉之后,他们传来了队员们签名的纪文,泉州市文管会即在九日山择石凿刻,以作永久的纪念。

“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整个海路考察过程中,计划召开的一系列国际学术讨论会之一,也是这次泉州考察活动的重要内容。这个会议的组织和筹备工作,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指导下,由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中国航海学会、华侨大学、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和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联合组成委员会共同完成的,并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主持秘书处具体工作。陈泗东除参与考察活动前期的一些筹备工作,及在活动中陪同考察队先后考察九日山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外,也参加了这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年2月16日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考察九日山那

年2月17日上午,“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举行。共有多名来自中国和海路考察队的各国专家、学者,以及由组织委员会直接邀请的,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28个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这次学术讨论会接触的问题广泛而又丰富,不仅有专门史的研究,而且有不少的成果,内容包合了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军事学、地理学、航海学、船舶制造学、医药学、植物学、音乐学等不同学科,具有多种学科综合考察研究的特点,又充分体现“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的主题。迪安先生赞扬这次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认为它“将成为教科文组织这项意义深远活动的一座智慧同时也是论理的里程碑。”

这场以“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55篇,并有47位专家学者在会上作论文报告。其中有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陈炎《论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金秋鹏《海事活动中的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中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李知宴《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对中国陶瓷发展的贡献》、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教授席龙飞《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古船》、中华书局编审谢方《16—17世纪的中国海盗与海上丝路略论》、厦门大学历史系古代史研究室副教授傅宗文《论刺桐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支撑》、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史研究所研究员蔡景峰《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代医药交流》,以及陈泗东《泉州海外交通与海神信仰》等等。对于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船史研究会副会长席龙飞教授曾于年2月26日致信,信中写到“您以渊而博的学识和勤而奋的精神,在泉州、在福建获得极高的声誉,听了您的学术演讲,为您生动的表达而感动”。然而陈泗东先生也不无遗憾地说,自己英语水平不够高,未能在这场国际学术会议上用英语来宣读论文。

在这场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专家学者济济一堂,不仅取得了重大成果,对于一些重大问题也取得了共识:(1)中国是伟大的航海大国。通过对中国的航海、造船技术发展史的讨论,充分证实了中华民族在古代航海事业上的光辉成就和一度领先的地位;(2)丝绸和陶瓷是东西方文明的纽带。中国特有的丝绸和陶瓷一直是中古东西方海上贸易的两大商品,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曾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通道;(4)宗教史迹是寻觅东西方文化的传递之路,泉州多种宗教和平相处的历史事实,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古代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而泉州则是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模式。这些研究成果大体反映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趋势,由此迪安先生认为:“泉州是研究各种不同宗教共存,各种不同文化互为影响的极好地方,这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面对着泉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遗产,他提议应当设立一个专门的学科“泉州学”来进行研究,建立某种国际性的科学研究机构,组织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对它进行研究,正像研究“敦煌学”一样,使“泉州学”成为一个国际性项目。

年2月18日下午5时,泉州市人民政府假泉州酒店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活动欢送宴会,并于2月19日上午8:30考察队参观天后宫后,举行仿古祭海欢送仪式。随之在10:30各国专家学者和贵宾来到东海乡法石村访问后,各级领导和上万名群众于11:30,冒雨在后渚码头欢送考察队登船离去。而这场国际学术讨论会则在下午继续召开,并在2月20日上午11时举行闭幕式,12时主办单位在华侨大学举办欢送宴会,至此整个考察活动的全部内容圆满完成。

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国际学术讨论会全体代表留影

这次泉州考察活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为我们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离泉前夕考察队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对这次考察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迪安先生指出:“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有其独特的地位,是我们整个丝绸之路考察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我们看到泉州是一个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相遇,各种文化交流和共处的城市”。考察队科学队长奥刚先生指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从泉州为起点的。我们这一次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对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深远意义。”转眼间这场在泉州举行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活动,至今已近30年了。而当年考察活动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泉州又有两项后续活动,暨年2月21日至26日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年12月1日至3日举行的“丝绸之路综合研究”10年庆典及“中国与东南亚”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些活动的举办,都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作为中国年唯一的世界遗产申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因此今天来记述这段往事,不仅是回忆和纪念,更多的还有祝福,有前辈作出的历史贡献和打下的坚实基础,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申遗定能取得成功!

叁参与地震资料编撰整理工作

地震是世界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作为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早自年前我国即已注意记录地震现象,历史文献上也曾有大量的地震记载。如据《泉州府志》卷73记载,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长乐——诏安断裂带中段的泉州,年至年的年间,就发生了大约30次地震。而一般来说能被史书记载的地震震级都较强,震级轻微的地震则常会略而不书。做好地震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出版,对开展我国地震学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年4月根据国务院国发〔〕号文件精神,福建省由省地震局、省科委、省文化局、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和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组成了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负责开展我省的地震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通过一年半的时间,经查阅多种历史资料,包括方志、古籍、石刻、家族谱、海关档案、报刊杂志和地震调查资料,抄录、整理近张地震资料卡片,基本上完成了我省地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还在这基础上,对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于年11月编印出版了《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汇编》。

年6月暨南大学补发的毕业证书

作为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我省地震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出版工作中承担了大量任务,而陈泗东先生则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除查阅、收集、摘录、整理、提供有关泉州地震历史文献资料、若干与地震有关的古建筑物简介及相关图片、照片外,早在年11月26日,就撰写论文《年与年泉州两次强地震考述》,从考古和工程力学的角度,科学地分析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等古建筑为什么能经受大震考验而巍然“不动”,刊登在年1月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晋江地区革命委员会地震办公室、晋江地区泉州基准地震台合编的《泉州震讯》(泉州考古与地震特辑)上,从而引起了省内外的瞩目。除此还负责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与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相关工作,对泉州大地震的资料作重点收集和考证,并于年10月完成《-年泉州地震史料汇编》。年12月4日,福建省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给陈泗东先生来信,信中写着“省内地震资料工作尚未结束,看来明年还要延续一段时间,因此今后还需请你关心和参加此项工作的”。

年7月唐山地震发生后,引起社会对地震预报工作的进一步注意,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联合发起,邀请有关专家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了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委会下设总编室,自年开始,负责组织全国地震工作者和历史工作者,在年由科学出版社编成出版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基础上,再对地震史料作一次广泛的搜集,重新编纂《中国地震史料汇编》。年11月陈泗东接到福建省地震局业务组11月6日来信,信中说“今接通知,全国地震历史资料编委会拟定今年十一月下旬召开一次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工作会议,我省有两个名额参加。会议将审议《中国地震史料汇编》(初稿),对初稿的编辑体例、史料鉴别、取舍、时间、地点的确定等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同时也进行历史地震研究工作的学术交流。初步考虑,由省地震局派一人参加,另邀请你出席这次会议”。11月12日省地震局正式发函泉州市文化局邀请陈泗东先生参加会议。

年6月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

颁发的荣誉证书

年12月3日至11日,由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总编室召开的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史料小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其他有关单位的地震学、历史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家、专业工作者和有关负责同志共8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主任黎澍同志到会讲话,希望大家更快更好地完成编纂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蔡美彪同志介绍资料汇编工作的情况,就资料的鉴别、取舍问题提出初步意见。在闭幕会上,国家地震局赵文栋同志受国家地震局委托发言,对各地开展历史地震学的研究工作表示支持。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审议了《地震史料汇编》第一至第四卷试编稿,就资料汇编的编辑体例和资料取舍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寿同志在全体会议上讲述建国以来地震资料汇编工作和有关历史地震的问题,陈泗东先生等20位代表先后在全体会议上作了发言。3日上午会议还组织参观故宫,陈泗东先生与暨南大学校友、安徽省博物馆李天敏副馆长在故宫合影,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年12月3日与安徽省博物馆李天敏副馆长在故宫合影

《中国地震史料汇编》是远古至年中国历代地震历史资料的总集,全书按时间顺序分编五卷,是一部涉及多学科的庞大资料书。自年初开始迄年,总编室组织人力着手进行地震史料汇编的总编工作。期间2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震史料小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历时5年得以完成。此次陈泗东代表福建省出席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工作会议,虽然任务繁重,但专业知识的发挥,社会公众的认可,使陈泗东心情愉悦并借此机会得以顺道探亲访友。在会议期间陈泗东除参加各项议程,与各省专家学者交流外,也抽空与虞愚、黄展岳、林东海等老朋友,与徐萌山、陈向新、苏寿桐、黎先耀等老战友,与堂弟陈清泉、侄女陈瑞霞等亲戚会面交谈。亲情友情战友情其乐融融,使陈泗东先生不虚此行、收获良多。

年8月10日,当年代表福建省与陈泗东先生一起到北京开会的福建省地震局陈光桐同志给陈泗东先生来信说“最让我难忘的是,5、6年前,你十分关心和支持地震局收集和汇编历史地震资料,你学识渊博、工作热情,给我留下极其深刻难忘的印象。”年9月23日陈光桐同志再次来信说“今北京又出版了《中国地震史料汇编》第二和第四卷(上)两本书。因为你也是此项工作的一个成员,所以近日内我将把二本书寄给你,算作纪念吧。地震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你为福建省历史地震工作,付出辛勤的劳动,作出有益的贡献,我作为此项工作的当事人之一,应该再次向你表示深切的谢意”。

年6月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授予陈泗东先生荣誉证书,证书写上“陈泗东同志参加《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工作,为本书的完成做出了贡献,特发给荣誉证书,以作纪念。”近年来我国多地地震频有发生,标志着地震活动可能进入相对活跃期。因而现今来记述陈泗东先生这段近40年前的往事,并非仅为回忆,居安思危,也想借以呼吁,继续加强抗震研究和演练,防患于未震。

(作者单位:农工党泉州市委员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haochen.net/wbtd/215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